影视光影照亮文明沃野

栏目:文化资讯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6908   作者:燕梦蝶    发布时间:2022-06-10 14:14   

6月11日是2022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最近几年来,大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频繁播出,为大众创造了多元化的内容供给这些节目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华文明的经纬,传递出中华文化的优雅与魅力诗歌,古典经典,书法艺术,文物考古,非遗传承,舞蹈杂技,文博之旅,特色美食,节日节庆门类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影视节目竞相创作和表现的重要对象,有效推动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时俱进,与民共享

寻找文化根源

电视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节目和纪录片的新主力《中国考古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独行千里——传承中的中国》,《古籍中的中国》等节目,以及河南卫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百年紫砂》,《文字遇见你》等系列纪录片,都辐射所有媒体平台网络也不断坚持诚信创新之路《舞动千年》在哔哩哔哩轻松突破7000万播放量,《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两天就登上纪录片排行榜榜首

一批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和纪录片,引领观众一次次集体寻根用通俗的视听语言,将古老的遗产与现代生活连接起来,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中国考古大会带领观众参观了北京周口店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河南殷墟遗址,陕西周元城遗址,西周都城等精彩纷呈的遗址《独行千里——遗产中的中国》以世界遗产参观纪实文化节目为核心定位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带领大家来到都江堰,武当山,良渚等遗产地,挖掘精神内核,传递文化价值观古籍中的中国,以生动巧妙的方式展现珍藏在古籍书页中的文化遗产,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故宫六百年》,《古籍复兴》,《百年紫砂》等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也通过具有历史深度,知识维度和情感热情的影像,为观众提供了触摸文化的重要入口

引领青年潮流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模仿文物,文物,为当代观众开启了一种普遍而广泛的艺术审美生活方式那些被时间珍藏的文物,通过生动,华丽,多样的形象展现出来考察这些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不难发现,古老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有能力突破特定的社会群体和年龄段,在年轻群体中产生发酵传播是相当普遍的据统计,河南卫视《中国节》系列节目播出后引起的话题讨论和传播,主要是年轻观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文字遇见你》因为亲切活泼的风格,缩短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影视作品虽然贴上了知性的标签,但门槛不高,价值和共鸣高,观感和品相高国风,国潮之所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流时尚,是因为这类作品在创新过程中,以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和不断创新的媒体技术为两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序列注入作品中,通过高科技手段的沉浸式表达,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古韵新声》借助CG动画,AR技术等手段,带领观众在沉浸式场景中谨慎地追寻距离,《中国考古大会》采用了XR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了虚拟植入+虚拟场景+真实主体+真实场景的效果,营造了完全沉浸式的体验,《唐宫夜宴》,《龙门金刚》等节目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隔阂,通过再现大众耳熟能详的代表性音乐,舞蹈,景观,唤起我们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不断迭代的新媒体技术,正在为传统文化基因书写现代化,智慧化的密码,让传统文化与媒体技术融合碰撞,产生更加磅礴持久的传承创新力量。

达到同一个方向。

今天繁荣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格局的形成,不是几种因素简单叠加的结果,而是多方联动,实现同向的产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全社会形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大众更注重精神上的获得感,自发形成对高雅内容的主动选择,在媒体的影响和大众的选择下,依靠理念和技术的进化,主动完成了内容供给,科研团队,考古文博机构等相关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影视节目创作成为主流是必然的

目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正逐渐走向精品化,精品化,探索垂直化,深度化的题材内容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与传统文化双向融合,表达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文本同时,借助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传播力强的影视艺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实现时代性,大众性,青春性的高质量传播未来要探索文化遗产资源与媒体资源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让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让文化发展和文物保护的成果真正与公众共享,渗透到人们的美好生活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影视光影照亮文明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