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石窟的掌门人共同探讨了石窟寺文化的近传与远传及其背后的文明交融

栏目:文化资讯    来源:中新网    阅读量:13060   作者:文辉    发布时间:2022-07-18 12:05   

17日,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与云牵手两个石窟的掌门人共同探讨了石窟寺文化的近传与远传及其背后的文明交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五洲山南麓现有254个壁龛和近60,000尊雕像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代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数量最多的石雕艺术宝库

今年4月以来,龙门石窟研究院组织了云上龙门系列直播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欣赏龙门雕塑艺术之美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石说,石窟寺是中国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此次牵手云冈石窟,目的是通过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寺的联动,展现北魏时期东西方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画卷

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超说,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就像历史背景非常一致的两姐妹两人都生于北魏,但一个在北魏佛教复苏初期,一个在佛教全盛时期

他指出,云冈石窟反映了北魏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是佛教艺术第一次由一个朝代的民族雕刻而成。

据石介绍,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王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民族宗教色彩和典型的王室风范

在他看来,龙门石窟的佛教艺术远非印度石窟的艺术,紧扣云冈石窟的风格,是与魏晋南朝先进博大的汉文化碰撞融合而挖掘出来的龙门石窟造像艺术融入了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呈现出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

石贾珍告诉记者,北魏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中原风格和唐代雕刻的唐代风格,对当时中国其他石窟的发掘产生了重要影响,远达东亚,朝鲜,日本等国的佛教造像艺术。

张超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仍是北都,云冈皇室工程基本结束可是,当时盛行的石窟造像的民间化趋势尤为激烈当时洞内越来越方,石窟造像的风格和特点也更符合中国人对神仙形象的认识,与龙门石窟北魏造像一脉相承,标志着中华民族从西方引进和吸收佛教造像过程的初步结束

两位掌门人表示,此次携手开启了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合作的新模式,未来在推动中国石窟寺考古理念,方法和技术创新,以及石窟寺考古学科建设方面将有更多的联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两个石窟的掌门人共同探讨了石窟寺文化的近传与远传及其背后的文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