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不再受制于人中国北斗用自主创新挺起国人脊梁

栏目:热点新闻    来源:新浪    阅读量:14467   作者:兰心雪    发布时间:2021-12-09 08:22   

卫星导航不再受制于人 中国北斗用自主创新挺起国人脊梁

卫星导航不再受制于人中国北斗用自主创新挺起国人脊梁

北斗没有新闻,可能就是最好的新闻。

到今天,属于中国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已经建成并开通一年多在北斗三号工程地面运控系统总师陈金平看来,北斗系统运行稳定,服务连续不中断,是向全球用户的承诺,也是一个底线问题

守护这条底线的,主要是他所在的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地面运控系统团队。

日前,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北斗系统星座部署完成,之后转入长期管理模式与火箭发射现场的震撼景象,测控现场的拥抱和掌声相比,北斗地面运控系统机房略显平静伴着空调,设备的运转声,总师专家如往常一样紧盯荧屏,关注着系统的运行状态

作为北斗地面运控系统研制建设国家队,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团队先后承担过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研制建设任务,为我国卫星导航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作出重大贡献他们是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最佳写照之一

2010年,北斗全球系统批准立项在一些人看来,北斗二号已经具备了高精度定位导航能力,北斗三号不过是多发射几颗卫星,扩大服务区域可是,系统建设不是简单的迭代更新

在总体设计方案评审会上,有关北斗导航电文参数解算问题引发争论,多数人主张采用与GPS相同的技术体制,但陈金平却认为,导航通信多业务一体化融合更适合北斗系统,拍板之前,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们要走,就要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卫星应用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卫星,振信科技(300101),北斗星通(002151),何忠双庄(002383),中国卫通(601698)等。

之后,他们一次次尝试,最终经过6年科研探索,建成试验卫星系统。

陈金平告诉记者,北斗三号作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与北斗二号相比有着巨大的历史性跨越——不仅导航服务扩展到全球,定位精度也要赶超GPS。。

按照工程总体规划,2017年7月要完成初始系统建设当时的现实情况是,全球系统研制建设队伍尚未确定,没有设备,甚至连机房都没有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初始系统需要建设几年,而他们要在8个月内实现这一目标

起跑即冲锋,研制团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北斗一号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

一批批技术人员登岛礁,赴荒漠,上高原,有的随船出海数十天,有的在高寒山上一住半个月,为的就是得到一组组测试数据他们当中,有从事北斗事业20多年的专家高工,有孩子刚出生的年轻骨干他们在冰天雪地的漠河装站,在风起云涌的海上测试,风雨兼程只为建成北斗

年轻的助理工程师路子洋,坐在去往西藏那曲的火车上,曾望着山上那句我不吃苦谁吃苦,我不奉献谁奉献的标语感慨地说:作为北斗人的责任感自豪感油可是生。

大家心里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后墙不倒,按期建成初始系统北斗三号地面运控系统副总师赵金贤说

上百次试验之后,这支团队首次实现了星地星间数据联合定轨与时间同步,首次实现卫星级信号分集融合处理一个个首次,不断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智慧

国外对我们技术封锁,怎么办自己干!研制团队相关负责人回忆,当时整个团队咬紧牙关,全力啃下了自主创新这块硬骨头

如今,北斗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提高至100%,一系列技术瓶颈被相继攻克。该负责人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有原子弹,现在我们有原子钟,北斗因自主创新而挺起了国人的脊梁!

这是中国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展大国重器的又一次胜利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

北斗三号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航天系统,仅地面运控系统就涉及几十个地面站,200多个分系统,3万余台套设备和几十家研制单位运控系统的协同运行需要各环节严格按照技术指标运转来实现

2019年7月,团队接到通知,要紧急进行某项服务首次联通试验原本计划两个月完成的工作,突然要求在7天内完成五大分系统,40多个地面站,上百个接口,每个步骤都是关键点,单点出错,全盘皆输

一次,在路上想问题出了神,郭睿竟撞上电线杆大家开玩笑说:你这颗螺丝钉可不能撞坏了,我们这台大机器的运转少不得你这一环

就这样,在统一调度下,分布在全国几十个城市的近百位团队成员和技术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迎来试验验证的时刻。

数据采集正常!信号联通正常!定位精度正常!首次大联通试验成功看着监控界面上闪出的一串串绿色文字,郭睿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他说,一个小小的荧屏,连接的是上千个信息的流转,上万台设备的配合,还有团队成员紧密相连的心

那段时间,主机房夜夜灯火通明由于时间紧迫,地面运控系统机房建设与工程研制不得不同步进行:楼内外遍布脚手架,地上堆满建筑材料,耳边充斥着切割机的尖锐轰鸣穿梭在老机房的狭长通道里,研制人员忍受着从墙洞灌进来的冷风,一天下来全变成了灰人

机房门口的白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分系统进度计划和一连串的联调联试任务,无声催促着每一个人地下室没有正式供电,他们打着手电筒连夜排查故障,楼里的洗手间没有建好,大家选择尽量少喝水省去上厕所的时间

一次,高工黄双临看到刚进场的新设备落上了瓦砾和墙灰,就边用手擦着边念叨千万不能把设备给弄坏了从那以后,她每天离开机房前都要把设备清洁一遍再罩上布套

老一辈的北斗建设者在吃风沙,住铁皮的情况下完成了一项项创举,新时代的北斗人同样在吸灰尘,扛噪音的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1年15颗星高密度组网连战连捷,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史的奇迹,被称赞为中国速度。

时间在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北斗人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精神和初心。

如今,这支团队的工作重心已经由研制建设转换为系统服务保驾护航他们也有了新的目标:到2035年建成更泛在,更融合,更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正如北斗系统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所说,北斗卫星除了上天之外,更需要落地,需要跟经济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益一句话,航天最终要造福老百姓孙家栋说

2021年12月09日 02 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卫星导航不再受制于人中国北斗用自主创新挺起国人脊梁